准东电厂与上海综合工程研究院合作构建火电智
作为“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枢纽,国网能源新疆准东煤电有限公司准东发电厂与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成套院”)打造的智能发电示范项目在近期的行业交流活动中备受关注。双方以战略合作为纽带,结合本地技术优势和场景化能力,构建覆盖发电全流程的智能化系统,为高碱煤产区火电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探索一条可扩展的合作路径。
战略协同:共谋“三步走”转型方案
项目启动以来,准东电厂与上海成套工程研究院建立了“联合项目”合作框架。“规划、分步发展”,将科研机构的技术积累与发电企业的实际工程经验紧密结合。在数字基础开发阶段,双方共同构建全领域数字智能架构,利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打破不同系统的信息壁垒,实现全厂数据高效流转和共享。进入智能应用阶段后,联合团队聚焦关键场景,突破诸多技术瓶颈,推动落地。智能盘监控、烧录优化、冷端优化现已进入智能集成新阶段,继续向“人员少值班、自主运行”的智能电厂目标迈进。
科技赋能:解决产业转型关键问题运动
准东电厂根据自身运营需求,率先设计了平台核心逻辑——以国能智深IDCS系统为中心,打破整个发电过程的数据壁垒。与上海成套设备工程院合作,针对准东地区特点定制了从设备状态智能检测、到运行决策智能监控、到机组调节智能控制、性能优化智能优化等五大模块协同解决方案,形成了“感知-决策-调节-优化”的闭环系统,彻底改变了“分散运维、依赖人工”的传统发电模式。
此外,针对准东地区高碱燃煤行业的挑战,依托上海成套机组的成功经验,在同类项目中,我们将创新性地开发出适应该地区能源特点的智能燃烧控制方案。通过动态调整燃烧参数,实现高碱煤的高效稳定利用,有效降低燃料消耗成本。
共生价值:获得双重生存升级和效率
此次合作开发的智能发电平台将从多维度提升电厂运营质量和效率。在运维层面,采用智能化手段,减轻人工作业强度,降低高风险区域的操作风险,提升运维整体水平;在装备层面,依靠预测性维护技术,增强机组运行稳定性;环境层面,通过优化燃烧与控制系统配合,降低能耗机组不断减少,减排效果不断提高,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行业领导力:合作产出转型的马车范例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电力企业数字情报交流活动上,双方的合作模式得到了行业专家的高度认可,被评价为“科研与产业深度融合、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的典范”。目前,基于该合作项目产生的技术解决方案和改造经验正在逐步向行业内其他企业推广,为火电行业提供数字智能。为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王立勇供图)
以上内容为促销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vi本网站的ews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消费建议。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2025东南亚国际青少年研习团”走进三亚,为三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