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云当选国际河流文明与遗产学会主席
郑晓云当选国际河流文明与遗产学会主席
这位来自云岭大地的学者,在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办的国际水史学会主席后,再次担任国际科学组织的第一人主持者,成为社会科学界为数不多的两次主持国际科学组织的顶尖学者之一。
近日,湖北大学著名教授、中国长江文化研究院院长郑晓云当选国际河流文明与遗产学会主席。这位来自云岭大地的学者,继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的国际水史学会主席后,再次担任国际科学组织第一负责人,成为社会科学界为数不多的领军学者之一。e 两次由国际科学组织主办。
国际河流文明与遗产协会是一个国际科学组织,总部位于希腊。其主要使命是促进国际河流文明的理解、保护和传承,促进河流的可持续发展。学会通过组织国际学术会议、开展专题科学研究、发表研究成果、弘扬文明遗产传承和扩大公众教育活动、协调各种利益相关的国际科学组织和政府机构扩大合作,不断扩大河流文明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学术影响力和实践空间。
作为生长在云南的知名学者,郑晓云的学术生涯始终与彩云的山水人文紧密相连。南。 1982年在云南大学读书期间,他到基诺山开展研究工作。此后的40年里,他走遍了云南各民族聚居区,实地考察了傣泰民族文化和基诺族社会的变迁。他留下了《文化认同论》、《最后的领袖:基诺族家庭:父系大家庭与文化变迁》、《傣族历史与文化多样性研究》等许多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著作。植根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这一领域的研究经历,也为他今后从事水史、水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郑晓云是中国“水史”概念的鼻祖,也是中国水文化研究的先驱之一。 20世纪80年代末,他开始专注于水研究,并开始了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道路。他曾前往近40个国家进行学术和研究交流。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发表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部分论文还被收录在《世界水史》等国际书籍中,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他在促进Cweakness水历史文化交流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与国际学术组织合作,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赞誉。他始终关注云南当地水文化和河流文明的保护,积极为滇池水文化发展建言献策。近年来还出版了《滇池传》等著作,主编了《中国湖泊传》丛书。
谈及此次任命,郑晓云表示,国际河流文明与遗产是一个国际平台致力于多学科、多组织层面的河流文明研究、传承和保护。在河流文明研究、传承和保护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任职期间,他将努力利用这些优势,帮助世界了解中国河流文明,弘扬中国河流文明。为跨河文明互鉴做出积极努力。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记者李迎清)
WS691A773DA310942CC4991ADF
https://yn.chinadaily.com.cn/a/202511/17/ws691a773da310942cc4991adf.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直达乌镇”全球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