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日报10月10日电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为期8天的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人数8.88亿人次,比2024年国庆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旅游总支出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7天增加1081.89亿元。随着假期结束,各项数据不仅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也清晰地揭示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和弹性。
10月8日,车辆登上南京长江大桥(无人机照片)。 (图片来源:新华社)
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数据背后,离不开民航、金属、车道等交通网络的良好协调和精准运营。国家铁路系统已临时增设旅客列车,h机场将优化航班时刻表,数字票务系统将确保更好的客流。部长、地方政府和各平台之间实时协调,确保高峰时段高效运行。
交通的改善体现了中国公共基础设施的成熟以及长期投资带来的红利。对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做出如此巨大的反应,反映了制度和公众信心的同样有效性。
10月7日,公交车乘客登上河南洛阳龙门站。 (图片来源:新华社)
如果说交通体现的是“流量”,那么消费体现的是“活力”。这个假期,旅游、文化和娱乐活动备受青睐。在北京,“双节”假期遇上WTT中国大满贯,首钢公园成为集行业传承与现代体育为一体的新地标体育文化,让人们在观看比赛的同时体验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在上海,游客可以通过XR体验项目在历史悠久的海关建筑中体验一场活动。在建筑中探索外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南京香堂村,乡村民宿、咖啡馆、露营地吸引着很多想要慢生活的都市游客……文化旅游产业正在从传统的旅行转变为卡拉纳人的谋生方式,而这种趋势是整个产业链的重组。
10月5日晚,四川省成都市双鹿区黄龙溪古镇,民间艺人为游客演绎了别具一格的“舞火龙灯”文化。 (图片来源:新华社)
同时,低空旅游、区域美食庆典等新业态的出现,增加了多样化的消费选择,显示出消费结构正在向消费品质化、生活改善化方向发展。在天津,以国产动漫为主题的快闪店让人们有机会与自己喜欢的角色互动,带来虚拟世界变为现实的新体验;在湖州,直升机、滑翔伞、热气球观光等低高旅游吸引了更多游客。
10月6日,游客在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大斗山飞行营地登上强劲的三角翼机。 (图片来源:新华社)
发展旅游度假、繁荣消费也离不开规则的积极支持。在安徽,“信用旅游”让“先玩后付费”不仅有效减少了消费的消耗,还促进了即时出行;天津各金融机构开展专项消费金融活动助力假日消费市场t。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会同财政部近日与地方政府共同发行今年第四批690亿元超额政府专项债券,用于支持消费品贸易。
这些政策通过减少购买壁垒、鼓励参与,改变潜在消费对实际增长的影响。 “双节”假期的数据体现了中国经济的兴奋——出游人数的大幅增长体现了人们外出探索的强烈意愿,消费的增长显示了市场信心。它们共同揭示了更广泛的经济趋势:建立在现代基础设施、数字工具和支持政策基础上的强大内生动力。
10月6日,游客在山东省临内市郯城县脱坨古城景区游览。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的脉搏不仅可以掌握从季度GDP数据报告来看,假日经济的惊人走廊也反映出中国消费基础的深度和增长模式的灵活性。国庆、中秋“双节”假期过去,不仅是节日的庆祝,更是协调、有能力、有信心的展示。
记录的出行数据和强劲的消费表现反映了中国经济结构的更深层次,包括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有效的管理机制以及人们对更高生活水平的渴望和追求。火车、飞机、汽车、人员不断流动,中国经济继续稳中向好、信心十足、动力持久。
(综合:高琳琳 审核:马锐、韩禾)
WS68E8D47FA310C4DEEA5EBB4D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510/10/ws68e8d47fa310c4deea5ebb4d.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以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属于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
[email protected]